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是用带有不同荧光染料的抗体标记两种细胞的膜蛋白,一段时间后两种膜蛋白能在杂种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形成嵌合体。如图所示是相关实验结果的记录,据此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 A.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 |
|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运动 |
| C.温度对膜蛋白的运动有影响 |
|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人类对遗传奥秘的
探索之路,充满艰难曲折,又精彩绝伦,许多科学家在探索之路上作出了极大贡献。下列对遗传学家及其
所取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 B.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眼色的遗传提出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设 |
| C.艾弗里通过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才是转化因子 |
| D.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的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一个含有Aa、Bb、Cc三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这四个精子的染色体组成可能是
| A.BbC Bbc AaC Aac | B.ABc ABC aBC ABC |
| C.ABc abC ABc abC | D.ABC abc aBC Abc |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均用15N标记,并供给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 A.0 | B.25% | C.50% | D.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