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排名 |
1860年 |
1870年 |
1890年 |
1900年 |
| 1 |
大不列颠 |
大不列颠 |
美国 |
美国 |
| 2 |
法国 |
美国 |
大不列颠 |
德国 |
| 3 |
美国 |
法国 |
德国 |
大不列颠 |
| 4 |
德国 |
德国 |
法国 |
法国 |
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
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
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
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
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②阶级矛盾尖锐③民族间矛盾尖锐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语言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 B.管仲改革 | C.商鞅变法 | D.孝文帝改革 |
北魏改革迫在眉睫的依据主要有
①豪强地主隐瞒赋税②农民负担沉重③汉族与鲜卑族矛盾冲突 ④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 A.① ② ③ ④ | B.① ② ③ | C.① ②④ | D.② ③ ④ |
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 A.封建化过程 | B.农业化过程 | C.工业化过程 | D.汉化过程 |
帝曰:“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规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其难。……”材料中的“帝”是()
| A.秦孝公 | B.孝文帝 | C.宋仁宗 | D.宋神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