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
| A.“牛奶面包的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
|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的平静” |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综合材料信息,关于中国近代报刊事业,正确的说法是( )
| A.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 | B.促进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
| C.有利于社会思想解放 | D.为知识分子提供参政途径 |
某同学就“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归纳出下列四项“中国第一”,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定军山》是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
| B.中国第一条自建电报线出现在台湾 |
| C.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 |
| D.《申报》是中国第一份近代报刊 |
下图是1909年《民呼日报》刊载的一幅题为《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的漫画,它表达的主题是( )
| A.帝国主义侵夺中国铁路权益 |
| B.晚清时期中国进入铁路时代 |
| C.近代铁路技术装备依赖西方 |
| D.清末铁路都由欧美列强兴建 |
1893年,张之洞在给友人信中说到:“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由是观之,影响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是( )
| A.技术薄弱 | B.思想守旧 |
| C.资本缺乏 | D.列强侵夺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外商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等几种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共同点是()
| A.由私人投资兴办 | B.采用机器设备生产 |
| C.都设于通商口岸 | D.都是资本主义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