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推论必须依据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相符合的是
选项 |
史 实 |
推 论 |
A |
宋代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
使信息的记录、传播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
B |
马丁·路德提出“信徒皆为祭司”思想 |
否定了教皇、教士的特权地位 |
C |
1860年俄国工厂中雇佣工人占工人总数的61.4%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D |
1948年关税与贸易协定书开始实施 |
推动两大阵营国家间贸易自由化的实现 |
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A.“清王朝自救运动” | B.“近代工业的起步” |
C.“实业救国的浪潮” | D.“民族工业的春天” |
1846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以上材料反映的是()
A.家庭手工业的破产 | B.松太的棉纺织水平下降 |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 D.手工棉纺织品价格下降 |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②“宗庙之牺(指宗庙中用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
A.④①②③ | B.④①③② | C.④②③① | D.②④③① |
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