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以唐太宗之聪明英特,号为身兼将相,然犹必使天下之事关由宰相,审熟便安,然后施行,该谓理、势之当然,有不得而易者。”材料认为
|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 B.唐代三省制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
| C.唐太宗加大宰相的权力 | D.唐太宗通过分割相权来加强君权 |
《明实录》记载:明成祖即位时即发布诏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一遵洪武事例禁治。”永乐二年(1404年)又“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这两处记载可以证明
| A.海禁政策在局部地区出现了松懈 |
| B.当时沿海对外贸易由此获得发展 |
| C.政府开始允许民间对外贸易 |
| D.明成祖延续了明初的海禁政策 |
河北邯郸博物馆收藏的一个元代窑枕,上有“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的民谚。这则民谚反映了宋元时期
| A.商业经济发展对人们道德观念的冲击 |
| B.人们以财产来衡量人身份的高低 |
| C.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轻便的货币 |
| D.理学思想已成为人们处世的指针 |
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
| C.发展商品经济 | D.强化社会控制 |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 A.追求气势恢宏,浪漫神秘 |
| B.体现了日益通俗化的趋势 |
| C.注重铺陈排比,追求神韵 |
| D.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需要 |
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①作者是唐朝的吴道子②画家提出“以形写神”③表现了佛教的中国化④是文人画的代表作品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