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是农历甲午年,由于有两次“立春”,一次在农历正月初五,一次在农历十二月十六,因此被民间称为“双春年”,部分地区被引申为“富贵年”、“发年”。旧俗认为“双春之年”宜生育、婚嫁,认为生下来的小孩子将来大富大贵、夫妻和睦等等。从哲学上看,下列与“双春之年”宜婚嫁、生育观点相一致的有

A.我在故我思 B.形存则神存
C.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 D.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变革社会 B.观看演出
C.科学实验 D.兴修水利

青岛“天价虾”事件发生后,青岛市北区物价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旅游局等部门,对涉事烧烤店下达了罚款9万元,责令停业整顿并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告知。对不法经营者的严惩给我们的方法论启示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可能会歪曲地反映客观存在
C.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吉祥物“榕榕”以福州市树“榕树”为设计主体,演绎为一个活泼可爱、福态可掬的萌宝宝,线条简洁、造型新颖,构图清晰,有别于以往运动会以动物为吉祥物主体的设计理念,很好地体现了福州的地域特征和榕树精神。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②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
③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④意识的形式与物质的内容达到了有机统一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人可以改造规律,造福人类
B.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C.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D.规律是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自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制造了第一台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就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在工业发达国家,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显示了其超强的威力。因此,有人预测在未来的世界里,机器人将取代人类。这种预测
①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证实了机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否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说明了人类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