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关于投资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股票持有者可以定期获得股息 B.债券是一种所有权凭证,到期可还本付息
C.保险是一种没有风险的投资方式 D.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限的储蓄存款利率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选择正确的上升环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草案》等,根据草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据此回答22—23题。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A.审议权 B.决定权 C.立法权 D.监督权

《选举法修正草案》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

A.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能更充分的体现选民的意志
C.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2010年两会前中央领导与网民在线交流;会议进程中,两会微博异常活跃,代表委员与群众通过微博沟通、交流意见,很多群众的意见通过网络传进了人民大会堂。同时,网络监督、网络反腐这些越来越热的民问监督形式,也频现于代表委员的议政声中。据此回答20—21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②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④公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央领导和代表委员关注网络民意()
①在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权和监督权
②表明网民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③表明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素质不高
④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国家机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权利的真正源泉在于义务”。这句话意味有()
①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②只有先实现权利然后才履行义务
③履行义务是实现权利的前提④履行义务必然要享受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人民政协报》载文指出,不少地区、部门和单位办事是出于为小团体的利益谋划,而缺乏国家和集体观念。“国家意识”淡薄不利于我们民族整体利益的发展。要把我们的事情办好,“国家意识”不可不强化。作为公民,强化“国家意识”就应该()
①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②要自觉对国家履行义务,不应强调自身权利
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七条,首次赋予公民一项新的民主权利,当公民认为一个侵害了他合法权益的政府行为所依据的政府文件不合法时,有权对文件申请复议,并有权状告红头文件。这意味着一向被视为不可质疑的“红头文件”将会被放在与公民合法权益完全平等的位置上被重新评判。据此回答16—17题。
上述法律规定体现了()
①政府文件应反映我国公民的意愿②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真实性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法律保障④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对此原则理解错误的有()

A.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B.任何公民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D.任何公民都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