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省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特色农业是指利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H省便出现了饮誉国内的特色农产品。M经济圈是我国重工业和制造业集中的老工业基地,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1)判断甲、乙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出理由。(6分)
(2)说明乙地以下河段航运价值高的原因。(10分)
(3)分析H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有利条件。(12分)
(4)简述M经济圈的传统工业在“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发展策略。(9分)
图甲为我国山东某地等高线图,图乙为当地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开展地质地貌研究性学习时,绘制的图甲中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B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
(2)请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点。
(3)结合该中学课外实践小组绘制的甲地的地质地貌示意图,请分析图中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4)根据图中资料,试分析乙、丙两地发展农业类型差异及其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该国湿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境内69%为森林,8%为耕地,10%是湖泊。长期以来该国依托森林的经济发达,是世界重要的纸张和纸板出口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国经济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芬兰近20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被国际有关组织评为世界“技术最发达国家”、“最具竞争力国家”。
(1)分析该国森林覆盖率高的主要原因。
(2)该国北部风力最强的季节是季,简要说明其原因。
(3)20世纪60年以来,该国的经济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向电信等高科技产品转型尤为突出。简述这一变化对该国产生的有利影响。
(4)图中所示地区的湿地类型主要有:,并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
该下图,并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5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7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6分)
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6分)
(1)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6 000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补给类型。(4分)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6分)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
(16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欧洲多瑙河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多瑙河上游接纳了被誉为“滑雪天堂”的阿尔卑斯山区较多的河水,中、下游流经地区经济发达,并以铁门为界。
材料三:下表为图中三座城市降水量统计表(单位:毫米)。
(1)与乙城相比,甲城降水量的特点是什么,简述其成因。(5分)
(2)说出多瑙河在丙城干流段冬季至春季径流量总体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3)分析铁门附近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