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中学2013年11月23日举行的学生“远足”活动部分路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该日上午7点30分至9点之间,学生欢快地行走在图中甲至丁路段,关于他们在图中四地的行进方向和太阳位于学生所在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向东南左前方 | B.乙:向西南右后方 |
C.丙:向西北左后方 | D.丁:向西南右前方 |
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除流出地的“推力”(如气候严寒、文化生活落后等)和流入地的“拉力”(如生活条件好等)外,还要受到“中间阻力”(如技能、费用、亲情等)的影响。此外,人口的流动还会受到流入地“反推力”(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的影响。据此完成问题。造成发达国家人口流动由城市迁往城郊(“逆城市化”)的主要推力是
A.乡村地区环境优美 |
B.地铁和高速公路向郊区延伸 |
C.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
D.城市就业机会多 |
造成我国“民工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人均寿命的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
读人口增长统计图,回答问题。图中I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
A.原始低增长阶段 |
B.加速增长阶段 |
C.增长减缓阶段 |
D.低速增长阶段 |
对图中人口增长类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可能是I |
B.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较重的是Ⅱ |
C.最适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家是Ⅲ |
D.社会经济和生态压力最小的是Ⅳ |
2010年11月1日,我国开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某市普查后发现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图,完成问题。关于图示期间该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
C.人口增长缓慢 |
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
该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A.计划生育 |
B.大量吸纳海外移民 |
C.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
D.遣返流动人口 |
与前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难度更大,其主要原因是
①我国人口分布不均衡性加大
②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③国内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增加
④人口普查的项目增多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当东半球全部为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内有极昼或极夜现象 | B.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C.北半球昼长夜短 | D.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 |
若黄赤交角变小,则会引起 ()
A.寒带范围减小 | B.回归年变短,极圈内出现的极昼天数减小 |
C.热带范围扩大 | D.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扩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