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风。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超强台风“海燕”在该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下图为台风“海燕”行进路径图。

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台风“海燕”给菲律宾造成严重灾情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面表格数据回答问题。

距市中心距离(km)
各种土地利用的租金(元/m2)
商店
住宅
工业
0
140
84
30
1
100
72
27
2
60
60
24
3
20
48
21
4
0
36
18
5
0
24
15
6
0
12
12
7
0
0
9
8
0
0
6
9
0
0
3
10
0
0
0


(1)该城市住宅区距离在__________千米~__________千米之间,这一地区对__________的吸引力下降。
(2)该城市工业区的范围主要在__________。
(3)画出各种土地利用租金随距离变化的斜线图,并标出中心商务区的范围。

读农业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农业生产条件与特点,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表格中。


甲图
乙图
农业地域类型


区位条件评价
社会经济方面的有利条件:
1
自然环境方面的有利条件:
1 2 3 4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1: 2:
1: 2:

(2)下列四幅气候统计图中,表示图甲中a农业区气候的是(填字母),
表示图甲中b农业区气候的是(填字母)。
(3)图乙中c、d两个农业区(带)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问题。

在图中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1)在A处宜发展 _____生产,因为这里地形,耕地面积广大。 
(2)B处宜发展蔬菜生产,其自然条件最靠近,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
(3)C处宜发展乳牛业,既靠近,交通便利,又靠近
(4)D处宜发展,地形条件是                

读下列柱状图(资料来源: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回答: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比全国平均增长幅度(大或小);,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结构中,上海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
(大或小);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读下面两幅世界地理简图,完成下列问题。(共30分)

(1)在图1所表示的气候类型C位于的地形区的山脉名称是,它是板块
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6分)
(2)B气候区的自然带名称是,它与本区所在的大陆东岸的(气候)区的自然带一致。
(3)A气候区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代表农作物有
(4)在图2所在国家的农业带中,F所代表的农业带为(春小麦或冬小麦),E所代表的农业带为,其中E分布在该国家东北部的原因是?
(5)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上述两个地区均有分布,请简述此种气候类型在图1分布广泛、图2 分布狭小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