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平原是我国西北重要粮食产区。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回答下题。
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断裂下陷、流水沉积 | B.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
C.断裂下陷、风力沉积 | D.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
右图中,实线是地形等高线,虚线是潜水面等高线,等高距皆为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2~14题。
12.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的距离可能为( )
A.1.5米 | B.2.5米 |
C.7.5米 | D.8.5米 |
1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开采过度 | B.地下水污染严重 |
C.有盐碱化趋势 | D.有荒漠化趋势 |
14.甲地环境问题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4~5月 | B.6~7月 |
C.7~8月 | D.12~1月 |
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专家称:这次雪灾冻害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拉尼娜现象:当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时,赤道暖流加强,使中东部的暖水被大量带到西部海区,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低温,而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降雨量异常增多。回答7~9题。
7.图2为冻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③层的降水形态依次是( )
A.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附着物体冻结 |
B.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冻结成冰粒 |
C.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附着物体冻结 |
D.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冻结成冰粒 |
8.读图,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的海水温度会降低 | B.②处在冬季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 |
C.③处的洋流会减弱 | D.④处海啸现象频繁 |
9.冰雪灾害过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 )
①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②江汉平原上出现冰蚀地貌
③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④湘粤等地水产养殖损失较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17—18题:
17.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 )
A.M | B.N | C.P | D.Q |
18.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 B.华北地区 | C.长江中下游地区 | D.华南地区 |
读下图,回答下列10-11题。
10.图中洋流L1、L2的流向可能是:( )
①L1向东流,L2向东流 ②L1向西流,L2向西流
③L1向西流,L2向东流 ④L1向东流,L2向西流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11.当L1、L2流向相反时:( )
①地球运行到近日点附近 ②北京昼长夜短
③夏威夷高压强盛 ④亚欧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②③ |
自2008年1月13日起,一场罕见的冰雪天气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贵州、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的生活、生产遭受巨大影响。专家称:这次雪灾冻害与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拉尼娜现象:当太平洋赤道附近的信风增强时,赤道暖流加强,使中东部的暖水被大量带到西部海区,导致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低温,而使澳洲、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降雨量异常增多。回答7~9题。
7.图2为冻雨的形成过程示意图。①、②、③层的降水形态依次是( )
A.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附着物体冻结 |
B.雪花形成融化成水滴冻结成冰粒 |
C.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附着物体冻结 |
D.雨滴形成结晶成雪花冻结成冰粒 |
8.读图,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的海水温度会降低 | B.②处在冬季易出现降雨降雪天气 |
C.③处的洋流会减弱 | D.④处海啸现象频繁 |
9.冰雪灾害过后,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 )
①武汉市蔬菜市场供不应求②江汉平原上出现冰蚀地貌
③黔桂地区木材供应紧张④湘粤等地水产养殖损失较大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