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5月某日昼半球图。M、N两点为晨昏线交点,O点为昼半球中心,P、Q分别为晨、昏线中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从O点到MNPQ四点的方向正确的是
A.M在O点正北 | B.N在O点正南 |
C.P在。点正西 | D.O在O点正东 |
对图中各点描述正确的是
A.PQ两点均位于赤道上 | B.MN两点位于同—经线上 |
C.O点位于南半球 | D.MN两点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读所给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回答问题。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先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 | D.决策支持系统 |
监测玉米含水量变化,主要是通过监测玉米的______来判断玉米的生长状况
A.电磁波特征 | B.种植密度 |
C.种植面积 | D.形状特征 |
该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据此完成问题。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河流分布 | B.地形特征 | C.商业布局 | D.客货流量 |
为了较合理地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 B.甲与丁 | C.乙与丁 | D.甲、乙、丁 |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问题。决定甲、乙、丙、丁四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水文 | B.气候和地貌 |
C.土壤和植被 | D.地形和植被 |
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风沙、盐碱、旱涝 |
B.乙-洪涝、风沙、低温 |
C.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
D.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
关于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和乙区域之间没有整体性的特征 |
B.乙区域与丙区域之间有相对一致性 |
C.丙区域与丁区域之间有显著的差异性 |
D.丁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甲区域 |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问题。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 B.Ⅰ、Ⅲ | C.Ⅱ、Ⅳ | D.Ⅲ、Ⅳ |
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
B.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
C.改善其航运条件 |
D.减小洪水危害 |
读我国东部某两大工业区图,完成问题。有关乙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 |
B.能源、水源不足 |
C.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不好 |
D.产业结构转型困难 |
甲地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明显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廉价劳动力 | B.科技水平 |
C.交通和信息 | D.资源和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