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立法重点由制定新法转到修订旧法、抓紧配套方面。2012年国务院计划完成“商标法修订草案”等33项法律的起草、修订,并提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这表明( )
A.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 B.全国人大可以委托国务院行使立法权 |
C.国务院可以对所有法律进行修改 | D.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 |
有人说:“三峡工程是库区人民一次次搬家搬出来的。”三峡人民舍小家,为国家,艰苦奋斗建新家的举动说明( )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 |
B.局部可以离开整体,但整体不能离开局部 |
C.整体可以离开局部,但局部不能离开整体 |
D.从整体着眼,处理好局部才能充分发挥整体功能。 |
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广西贵港市采取了一种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两条工业链:甘蔗制糖——制糖废料制造酒精——酒精废液制造有机复合肥;甘蔗制糖——蔗渣造纸——黑液碱回收。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 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D 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成语包含的哲理是( )
A.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 |
B.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
C.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
D.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
下列观点、做法中不能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有(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 |
B.地震预示国家兴衰,闰八月将有灾难 |
C.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
D.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对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新时期我国农村改革是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展开、递次推进的,它经历了从“大包干”到税费改革,再到包括乡镇机构和管理体制等在内的综合改革过程,从而大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表明( )
①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活动
②人类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认识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④只有参加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