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 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 s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 m/s2)( )
t/s |
0 |
2 |
4 |
6 |
v/(m·s-1) |
0 |
8 |
12 |
8 |
A.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 m/s
B.t=3 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
C.t=10 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D.A、B间的距离大于B、C间的距离
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B.质点作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位移就是路程. |
C.质点作圆周运动,位移的大小大于路程. |
D.质点从某点出发后又回到该点,无论怎么走位移都是零. |
下列物体中,不能看作质点的是()
A.计算火车从北京开往上海的时间时,对于正在行驶的火车。 |
B.研究航天飞机绕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 |
C.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姿势。 |
D.比较两辆行驶中汽车的运动快慢。 |
一质点沿x轴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x=5+2t3,其中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它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v=6t2,其中t的单位是s。设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为v1,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为v2,则()
A.v1=12m/s | B.v1=8m/s | C.v2=38m/s | D.v2=39m/s |
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由此开始甲一直做匀速运动,乙先匀加速后匀减速,丙先匀减速后匀加速,他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
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
D.他们通过下一路标的先后情况无法确定 |
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
B.x—t图象中t1时刻v1 > v2 |
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