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提出了能量子假说 |
B.卢瑟福将量子观点引入到原子模型中,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发光现象 |
C.汤姆孙在研究γ射线时发现了电子 |
D.我国科学家钱三强和何泽彗夫妇研究铀核裂变时,发现了铀核也可能分裂成三部分或四部分 |
在一些电路中,我们常可以将一部分含电源的未知电路等效成一个不知内阻和电动势的电源。如图所示,电路虚线框内的各元件参数未知,当它的输出端a、b间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Rx时,电流表有不同读数I,则表格中①、②的数值应为
A.①=28②=0.1A |
B.①=38 ②=0.2A |
C.①=48②=0.3A |
D.①=58②=0.4A |
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弹性小球A和B分别悬挂在两根长度分别为L和4L的不可伸长的轻绳末端,两绳均处于竖直状态,两小球重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相互接触,现将A球拉到一个很小的角度由静止释放,则在A球运动的2个周期内,两球相碰的次数为
A.1次 | B.2次 | C.3次 | D.4次 |
如图,放在墙角的木板AB重力忽略不计,B端靠在光滑竖直墙上,A端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一质量为m的物块从B端沿木板匀速下滑,在此过程中错误的是
A.木板对物块的作用力不变,等于mg |
B.墙对B端的弹力不断变小 |
C.地面对A端的支持力大小![]() |
D.地面对A端的摩擦力不断变大 |
如图9所示,木板B托着木块A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水平位置a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A的向心加速度越来越大 |
B.从水平位置a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
C.在a处时A对B压力等于A的重力,A所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 |
D.在过圆心的水平线以下A对B的压力一定大于A的重力 |
如图8所示,小球放在光滑的板AO与装有铰链的光滑轻质薄板BO之间,F始终垂直于薄板。当薄板OB由当前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逐渐增大 |
B.小球对薄板BO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
C.小球对木板AO的压力增大 |
D.薄板BO对小球的弹力不可能小于小球的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