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发生里氏7.3级地震,地震摧毁了首都太子港大量房屋、造成300万人流离失所,十几万人丧生。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此次地震震源仅位于地下10千米左右,震中位于首都太子港西南约16千米处,这儿人口密集,房屋质量不佳,一旦发生强震,很难避免灾难。
材料二 中国泥石流成因的地域差异:

区域
成因类型
特点
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
冰川泥石流
规模巨大,频繁而猛烈
川滇山地
降水泥石流
较频繁,与人类活动密切
黄土高原
暴雨激发的黄土泥石流
频繁规模强度均不及山区泥石流
华北和东北地区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
频率低,但规模大且凶猛

(1)结合材料一分析海地地震灾情严重的地理原因。
(2)分析黄土高原泥石流多发的主要原因。
(3)为了防治川滇山地频发的泥石流,列举人类正确的工程性防御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自然带名称及同纬度欧洲大陆西海岸的自然带名称及其形成主要因素。
(2)B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在我国南方也有分布,其体现了自然带分布的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及产生原因。
(3)在C海域科考时,发现其鱼类资源丰富,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在该海域航行时可能遇到的主要危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是________地形区,其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2)B海岸线以每年约56米速度向海域推进,试简单分析其原因。
(3)C地区是“无流区域”,形成“无流区域”与水循环有关,试分析水循环中哪个环节对“无流区域”的形成起关键作用?该区域沿海城市淡水来源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4)试分析D山脉的类型及成因。

读全球气压带、风带形成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全球气压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全球风带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容易形成降水的气压带和风带有哪些?
(4)当A气压带北移时,应是北半球________月份,这时北京、上海、广州昼最长的是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试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做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
(3)在地貌上,甲结构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为什么?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读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天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节气是________。
(2)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3)这一天下列各地的昼长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