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城市规划略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N地为该城市规划预留地,最适宜建( )
A.客货物流区 | B.高新技术区 | C.旅游度假区 | D.金融商业区 |
某大型跨国零售企业欲在该市投资建设一大型超市,最合理的选择是( )
A.①处 | B.②处 | C.③处 | D.④处 |
如果④⑤同为住宅区,对两住宅分化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收入的差异会促进社会阶层的产生,因而高收入社会阶层不愿意与低收入阶层的住宅区相邻
②知名度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③居住环境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④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导致两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23~24题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
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出、流入饼状图,回答21—22题。b地区是
A.东部沿海 | B.东北三省 | C.中部 | D.西南 |
关于我国2006年跨省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A.对a地区城市化的促进作用最强 | B.b地区工业化进程受到限制 |
C.减缓了c地区的人地矛盾 | D.导致d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 |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19~20题。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剧烈波动,2008年9月曾一度飚升到130美元。为应对石油价格不断上升现象,各国加强了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建设。读“美国和中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图”,回答17~18题。美国在图示地区设置石油储备基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靠近本国最大的消费市场②接近石油输入港口
③本地区石油资源丰富④出于国防安全的考虑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如图,我国首批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优势是
①海运条件优越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石化工业发达 ④劳动力资源丰富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图是“2008年三省(市)单位GDP能源消耗统计资料”(其中单位GDP能耗=能源消耗总量/GDP,单位GDP电耗=全社会耗电总量/GDP)。读图完成15~16题。据图表数据信息判断
A.北京的人均单位GDP能耗低于广东 |
B.广东的GDP总量低于北京 |
C.广东的人均单位GDP电耗低于北京 |
D.北京单位GDP能耗高于广东 |
对于吉林和广东两项数据的比较结果,合理的解释是
A.广东单位GDP电耗高是因为广东人口多、工业总产值高 |
B.吉林单位GDP能耗高而电耗低,主要是常规能源充足而节省了电量 |
C.吉林单位GDP电耗较低,所以吉林更需要发展电力工业以满足经济需求 |
D.单位GDP电耗较低说明吉林比广东采取了更节省能源的生产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