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松花江防汛部门为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可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D.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中( )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海绵城市(如图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海绵城市中的( )

A.树木、草坪可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调节多雨期和少雨期的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城市小区建设采取屋顶绿化、下凹式绿地、透水铺地等措施,主要作用是( )

A.增强雨水的滞留和下渗
B.削弱雨水对建筑物的冲刷
C.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D.保证小区生活和绿化用水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处在不断地运动过程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该图为大气环流模式的一部分,甲、乙位于近地面且甲处纬度较乙处低,则( )

A.甲可能位于极地高压带
B.乙可能位于副热带高压带
C.气流②可能属于信风带
D.气流②可能属于西风带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甲、乙分别表示陆地和海洋,则环节( )

A.①是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来源
B.②不容易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C.③使大洋表层海水的盐度降低
D.④的运动方向不受下垫面影响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则洋流( )

A.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作用 B.②为西风漂流
C.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湿作用 D.④影响下易形成渔场

如果该图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之间的物质循环模式,甲、乙分别表示岩浆岩和沉积岩,则( )

A.①表示地壳运动过程 B.②表示内力作用过程
C.③表示变质作用过程 D.④表示外力作用过程

图中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回答下列问题。

乙图中( )

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

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
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

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日,可能( )

A.陕西中部沙尘弥漫 B.福建沿海受台风袭击
C.云南东北部易发生地质灾害 D.辽宁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北京天气变化与下所示相符的是(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