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2000年深圳市人口社会空间结构聚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深圳市中心商务区主要分布在
A.专业人员集中区 | B.外来人口集中区 |
C.物流从业人口集中区 | D.港口工人集中区 |
深圳市1990年—2000年人口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部人口向北部迁移 | B.北部净迁入人口数量大 |
C.南部人口数量减少 | D.北部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下图为平原地区某城市工、农业布局示意图,读图回答题:若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这种工业布局方式最适宜在
A.25ºN~30ºN的大陆东岸 |
B.30ºS~40ºS的大陆西岸 |
C.40ºN~50ºN的大陆东岸 |
D.10ºN~25ºN的印度半岛 |
图中①~④产业布局不合理的是
A.①纺织工业 | B.②花卉、蔬菜种植业 |
C.③粮食种植业 | D.④机械制造业 |
读下表回答题。
气候区 |
人口合理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0 |
2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
7.35 |
30 |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按表中数据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下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①立体农业;②灌溉农业;③茶叶园艺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②茶叶园艺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立体农业 |
C.①茶叶园艺农业;②立体农业;③灌溉农业;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
D.①灌溉农业;②热带作物种植业;③立体农业;④茶叶园艺农业 |
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桑蚕和蔗糖基地,但这些已成为历史。传统的“桑基鱼塘”变成“杂基鱼塘”,基面改种蔬菜、花卉、水果等,大量的农田变成了果园、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渔业养殖场。据此回答题以下题。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
A.混合农业 | B.乳畜业 | C.水果园艺业 | D.商品谷物农业 |
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向“杂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
A.农业技术改进 | B.国家政策的改变 |
C.劳动力的转移 | D.市场需求的变化 |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