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图2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食盐 |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C.倾倒液体 | D.过滤 |
为减少“雾霾”造成的环境污染,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将秸秆直接焚烧 | B.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
C.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 D.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
图1所示图标中属于回收标志的是
ABCD
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 |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
C.某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D.向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滴加水 |
除去下表中各物质(A、C为溶液)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编号 |
物质 |
杂质(少量) |
试 剂 |
除杂操作方法 |
A |
NaCl |
CaCl2 |
过量Na2CO3溶液 |
过滤 |
B |
KNO3 |
NaCl |
H2O |
冷却热饱和溶液,过滤 |
C |
FeSO4 |
CuSO4 |
过量锌粉 |
过滤 |
D |
CO2 |
CO |
/ |
点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