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C.升高温度可将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
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下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
B.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是
A.8mL | B.大于8mL | C.小于8mL | D.无法判断 |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的是
(1)用硫酸铜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2)二氧化锰固体和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3)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仅(1)(2) | B.仅(3)(4) |
C.仅(1)(2)(4) | D.仅(1)(3)(4)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
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 |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下列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碳 | B.二氧化硫 | C.可吸入颗粒物 | D.臭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