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具有染色质,真核细胞具有染色体 |
B.原核细胞中没有核糖体,真核细胞中含有核糖体 |
C.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细胞核 |
D.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拟核,真核细胞的DNA分布于细胞核 |
下列关于研究种群数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某地区松树的种群数量,样方面积应该取1m2 |
B.标志重捕法不适于研究土壤动物中的蜈蚣 |
C.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的是裸岩上的初生演替 |
B.乙可表示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完全相同 |
D.若条件适宜,乙群落可演替成森林 |
下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现围绕此曲线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K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其数值是恒定不变的 |
B.在K值之前,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 |
C.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死亡率 |
D.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K值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
B.迁入率由序号4或5代表 |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序号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