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月份甲乙丙丁四地气温高低关系正确的是
| A.乙>甲 | B.丙>丁 | C.丁>甲 | D.乙>丙 |
下列地点与农业地域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地中海式农业 | B.乙——混合农业 |
| C.丙——商品谷物农业 | D.丁——大牧场放牧业 |
甲点位于北半球某经线与晨线的交点,6月22日甲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范围
| A.0°~66.5° | B.23.5°~66.5° |
| C.47°~90° | D.23.5°~90° |
下图为江西某老师在2014年8月份在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所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此时段南昌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 B.持续的高温天气 |
| C.连续的雾霾天气 | D.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
在此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到的白色的塑料或者是玻璃大棚,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
|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
|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
读我国某区域某月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时间是( )
|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甲处的地形可能是( )
| A.山地 | B.盆地 | C.高原 | D.平原 |
结合所给信息回答: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
| 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 | B.水土流失加剧 |
| 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 | D.生物多样性减少 |
在下图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
|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
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中纪委、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及国家土地监察办合力加大严控新增建设用地力度;探讨如何使现有的耕地到2020年不突破18亿亩的底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使我国土地资源破坏严重,耕地面积日益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 ( )
| A.次生盐碱化问题 | B.水蚀、风蚀和沙漠侵吞 |
| C.城市、工交基本建设用地 | D.农村住房的不断扩大 |
从我国土地利用的原则考虑,下列地区应该退耕还牧的是 ( )
| A.鄱阳湖平原 | B.鄂尔多斯高原 |
| C.河西走廊 | D.辽河平原 |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和南极四点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南极洲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
| B.自然环境原始,动植物种类繁多 |
| C.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 |
| D.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科考的最佳时期 |
关于图中科考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冰点距极点的距离约为1300 km |
| B.长城站是我国距祖国最近的考察站 |
| C.磁点位于中山站的东南方 |
| D.高点是南极洲海拔最高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