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此言论说明荀子
A.重视礼义教化 | B.强调严刑峻法 |
C.主张王霸并用 | D.提倡上善若水 |
我国古代的一位学者认为:“孔门未有专用心于内之说也。用心于内,近世禅学之说耳。今传于世者,皆外人之学,非孔子之真。”这位学者是
A.孟子 | B.董仲舒 | C.朱熹 | D.顾炎武 |
“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 | B.尊崇道统 | C.心外无理 | D.经世致用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下列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是:
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次能养。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③④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A.法家 | B.儒家 | C.道家 | D.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