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20年内该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该种群在20年内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 |
AA(%) |
Aa(%) |
aa(%) |
| 1 |
24 |
72 |
4 |
| 20 |
36 |
48 |
16 |
A.该种群将朝着Aa增多的方向进化
B.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变化
C.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进化
D.该种群生物已形成与原来不同的新物种
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
| B.内含18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 |
| C.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 |
| D.系统素相当于植物体内的“抗体”,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
从水稻的根尖细胞分离出某细胞器,进行分析,其碱基组成如下表所示
| A |
T |
G |
C |
U |
| 35 |
0 |
30 |
42 |
15 |
则该细胞器中所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 )
A.mRNA→蛋白质
B.6CO2+12H2O→C6H12O6+6O2+6H2O
C.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D.2C3H4O3+4[H]+6H2O+6O2→6CO2+12H2O+能量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它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
|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
|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比值与时间的关系 |
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
|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 半透膜面积 |
S |
S/2 |
S |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 ( )
A.1-丙;2-甲;3-乙 B.1-乙;2-甲;3-丙
C.1-甲;2-乙;3-丙 D.1-丙;2-乙;3-甲
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