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7分)
(1)《格列佛游记》中的格列佛在游历 国时接触了一种丑陋而邪恶的动物________。(2分)
(2)阅读《水浒传》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甲】A寻思道:“俺只指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乙】B闹了东京,在回梁山的路上听刘太公说宋江夺了他的女儿,心想:“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他怒气冲冲二话不说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扯得粉碎……拿了双斧,径奔宋江。①A、B俩都是坚决反对招安的将领,他们分别是 、 。(2分)
②片段通过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把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请分析两人
性格的异同。(3分)
填空《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第二乐章的歌词,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最后一课》是短篇小说。它通过(谁)的视觉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文章,抒发了作者。
名著阅读
《童年》是 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文学常识。《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 朝花夕拾》 的一篇是()(2 分)
| A.《父亲的病》 | B.《琐记》 | C.《故乡》 | D.《无常》 |
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行者笑道:“嫂嫂勿得悭吝,是必借我使使。保得唐僧过山,就送还你。我是个志诚有余的君子,不是那借物不还的小人。”罗刹又骂道:“泼猢狲!好没道理,没分晓!夺子之仇,尚未报得;借扇之意,岂得如心!你不要走!吃我老娘一剑”
这段文字出自《西游记》,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罗刹说的“夺子之仇”是指什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题目。
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办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稍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发,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齐备之意),人马称娖(行列整齐的样子)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明朝社稷)一同消灭了。本段文字出自的散文集《 》中《五猖会》一文。
文学名著《水浒传》中有梁山英雄是根据其体貌特征来起绰号的,如美髯公朱仝、黑矮汉(黑三郎)宋江等。请你从文段中再选两种体貌特征,写出对应的英雄姓名。
文学名著《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打____、三借____。
孙悟空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又唤______ ,大闹天宫后被
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 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某校八年级(4)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
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
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
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