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时代》(TIME)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历史库”之称。半个多世纪以来,时代周刊多次以中国领导人肖像作为封面。毛泽东是1949年《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而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时代》评选为年度人物(1979,1986)其中1979年1月《时代》周刊封面,标题: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1949年成为封面人物的原因?
(2)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邓小平先后两次被《时代》评选为年度人物”的主要原因?他带领中国走向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综上所述,请你分别用一句话评价毛泽东和邓小平。并指出其共同的优秀品质。(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技推动发展】
材料一马克思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个更大得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
材料二这次科技革命主要在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展开。
——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蒸汽大王”指的是谁?“电力的火花”之所以能取代蒸汽,是因为哪两项发明使电能的开发和利用变成了现实?
(2)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情况?这次科技革命有那些特点?

【大国关系】
进入2015年,伴随着乌克兰东部局势紧张,美国、俄罗斯关系跌入低谷,美俄是当今世界上具有巨大影响图的两个大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解读材料走进历史】
美俄关系一直是世界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曾经他们一度成为同仇敌忾的盟友,当把敌人打败后,他们却又变成势均力敌的仇者,美洲的古巴、亚洲的阿富汗都留下他们争霸的痕迹。也许在《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的漫画中,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美国如愿以偿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也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军事实力的强大,仍使俄罗斯成为牵制美国的重要力量。
(1)根据材料中“曾经他们一度成为了同仇敌忾的盟友”,用史实说明美俄(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为“盟者”的标志。
(2)根据材料中“他们却又变成了势均力敌的仇者”,他们正式成为“仇者”的标志是什么?“赫鲁晓夫的大汗淋漓就已经暗示了最终的结局”,请问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克里米亚及塞瓦斯托波尔代表签署条约,允许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主体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美国副总统拜登周二指责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动是‘霸占土地’,并称美国和欧洲将对莫斯科实施进一步的制裁。”
(3)在克里米亚问题上俄罗斯态度强硬,美国、欧盟积极干涉,表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特征是什么?从中我们也可以得知当今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复杂的中日关系】
材料一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
——《人民日报: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
材料二 领土问题是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当盒子中的妖怪被放出来以后就很难收回,钓鱼岛问题就是这样一个妖怪。在日本,钓鱼岛问题实际上已沦为政客们转移国内矛盾的工具。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或者外交没有成就时,就会有政客用这种敏感话题来提升政府威信,捞取政治资本。而许多不明真相的日本青年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也没有去了解历史的真相,却参加游行示威、抵制中国制造,实际上沦为政治势力任意摆弄的棋子。”
——桥本隆(日)
材料三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指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南京大屠杀惨案铁证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认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事实,历史不会答应,30万无辜死难者的亡灵不会答应,13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
(1)清政府在甲午战争失败后,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危害?
(2)南京屠杀行为的本质是什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设在12月13日的原因是什么?
(3)对待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有人认为中日两国在这一年会因钓鱼岛问题再次开战。中日两国真会爆发战争吗?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并简述理由。

【一路一带】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往

从中国输入西方的物品和技术
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和文化
①大量的丝和丝织品
②凿井、冶铁
①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等农作物
②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
③罗马的杂技、印度的佛教

(1)根据材料一可知,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为加强对图中西域(今新疆地区)的管辖,汉朝和清朝各设置了什么机构?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丝绸之路的重大贡献。
(3)小明同学一家暑假将赴丝绸之路范围内旅游,请你推荐两处历史人文景观,并说明推荐理由。(陕西和甘肃段各推荐一处)
(4)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美国的特产玉米、马铃薯等迅速传到亚、非、欧三洲。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亚洲的茶叶等传到了欧美。
材料二: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日本品牌的汽车……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三:下图漫画反映了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发展中国家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材料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数据GDP增长率:2002年-8% 2003年-9.1% 2004年-9.5%外资增加:到2005年2月,实际利用外资5700亿美元;进出口增加:2004年9月,进口416亿美元,出口419亿美元,均比同时期增约30%。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世界历史上哪一重大世界,简述其影响。举出一位把隔绝地区沟通起来的人物。
(2)材料二反映的是经济发展中什么现象?它的表现有哪些?推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一现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原因。发展中国家如果不想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输家,应当如何应对?
(4)材料四说明这一趋势对我国产生什么影响?
(5)从以上材料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