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注】嗔(chēn):嫌怨。诗歌一二两句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村图景,试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
三四两句“莫嗔”、“却喜”表达了山农怎样的心情。
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
”(一)阅读流沙河的《理想》(节选),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②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第一节中“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么说是否矛盾?如何理解这句话?
.第二节中为什么说理想是“还魂的仙草”、“慈爱的母亲”?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
阅读理解(一)欣赏古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
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答:.下面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待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此行的目的。 |
B.颔联写景,其中一“随”一“入”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 |
C.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巧妙地融进了作者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 |
D.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