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关于CO2与CO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
B.性质:CO2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
C.用途: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
D.危害: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
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
D.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2个硫酸根离子:2SO42- | B.氧化钠:NaO |
C.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20 | D.+2价的镁元素:Mg2+ |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2009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
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
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1.2g碳与3.2g氧气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B.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 |
C.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
D.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