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2
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一定为1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32P,则一定进行有丝分裂
D.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不都含32P,则一定进行减数分裂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引入或自然传入后成野生状态,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
B.入侵的新物种若很适应新环境,种群数量将一直无限增长
C.生物入侵后,使本地生态系统成分更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增强
D.生物入侵增加了不同种生物间基因的交流机会,有利于生物进化

下图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和种群密度的关系,据此分析得出的正确表述是()

A.在K/2时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B.图示规律可作为控制人口增长的依据
C.该图可用于实践中估算种群最大净补冲量
D.在K/2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春天某树林中,栖息着大量的夏候鸟池鹭,一些幼鹭练习飞行时,掉落树下,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人们为这些体弱的小鹭提供食物,一些体强的小鹭也飞来分享食物。当秋季来临时,依赖人类喂养的池鹭不能长途迁飞。据上述情景,对池鹭种群保护最有利的做法是

A.天将这片树林保护起来,避免人类干扰
B.春天将全部幼鹭圈养起来,待秋天放归自然
C.秋季终止投喂,促使池鹭迁飞
D.秋天将不能迁飞的池鹭圈养起来,待来年春天放归自然

下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为农作物害虫,t4时间点防治最好
B.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t1—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甲、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由强→弱

如图1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图2为一定时间内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几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能构成生物群落的是B、C、D、E、F,图2中的乙相当于图1中的E
B.种群丙在a、b、d、e四个时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a时期
C.图1中流入D的总能量小于F获得的总能量
D.某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E中出现部分白化苗,F、D的数量也都将减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