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生物相关知识,回答胡萝卜素提取和酶应用方面的问题: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时,通常在萃取前将胡萝卜粉碎和 ,以提高萃取效率;水蒸气蒸馏法 (填“适合”或“不适合”)胡萝卜素的提取,原因是 ;鉴定萃取物中是否含有胡萝卜素时,通常可采用 法,并以 样品作为对照。
(2)若要提高衣物上血渍的去除效果,可在洗衣粉中加入 酶,因为该酶能将血红蛋白水解成可溶性的 或 ;若要提高衣物上油渍的去除效果,洗衣粉中可添加 _______酶;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水温过低或过高时洗涤效果不好的原因分别是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是(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中 A 表示 __________ , D 表示 _________ .
( 2 ) 该化合物是由 __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________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_____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_________ 。该化合物称为 _____ 。
( 3 )图中表示 R 基团的字母是 ______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_______ 。
( 4 )图中有 ______ 个肽键,有 _______ 个氨基和 ______ 个羧基,肽键可表示为。
( 5 )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 分子的水。
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
(3)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上边的推断:
①: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②: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 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③:如果① 和② 同时成立,则证明原因是。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半透膜![]() |
S |
S/2 |
S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①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
(2)另一装置如右上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 的高度(在答题纸上作答);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B﹥C;B﹦C;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等于;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右图表示的是测定保湿瓶内温度变化的实验装置。某研究小组以该装置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呼吸作用的情况。材料用具:保温瓶(500mL)、温度计、活性干酵母、质量浓度0.1g/mL的葡萄糖溶液、棉花、石蜡油。
实验假设: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比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放出热量更多。
(1)取A、B两装置设计实验如下,请补充下表中内容: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A |
加入240ml的葡萄糖溶液 |
![]() |
① |
B |
加入240ml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 |
②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2)B装置葡萄糖溶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这是控制实验的变量。
(3)要测定B装置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温度变化量,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C。请写出装置C的实验步骤:
装置 |
方法步骤一 |
方法步骤二 |
方法步骤三 |
C |
③ |
④ |
加入石蜡油,铺满液面 |
(4)实验预期:在适宜条件下实验,30分钟后记录实验结果,若装置A、B、C温度大小关系是:(用“<、=、>”表示),则假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