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酸雨、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极地臭氧层空洞…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要求各国政府和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同时联合国系统为推进保护进程做出贡献.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世界主题为“多个物种,一个星球,一个未来”,点出了保护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紧迫性.中国主题定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意指二氧化碳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生活,倡导人们过上绿色、低碳生活.
(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2)下列行为中不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尽量少用塑料袋 B.随手关闭电器电源
C.大力植树造林  D.使用一次性筷子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 ,它所分泌的消化液是 ,该消化液的特点是不含 ,对脂肪有 作用.
(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在此部位被消化成 ,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脂肪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

小敏同学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它进行了三种处理:

Ⅰ、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①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Ⅱ、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②号试管中充分搅拌;
Ⅲ、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③号试管中不搅拌.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 是对照实验.
(2)若将3支试管读放入37℃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发现 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
(3)①和②号试管都进行了充分搅拌这相当于口腔中 的作用.
(4)以①号试管和②试管进行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 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据图分析(注:底部为第一层):

(1)每天人摄取最多的食物应是含 较多的食物.
(2)每天人摄取最少的食物应是含 较多的食物.即金字塔第 层的食物.
(3)青少年每天应比成年人多摄取含 较多的食物,即金字塔第 层的食物.
(4)李伯伯近期患了冠心病,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在饮食中应尽量减少第 层的食物,适当多吃第 层的食物.

如图为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图解,请据图回答:

(1)绿色植物能产生物质A、B的生理活动是 ,A和B分别是 ,该生理活动的反应式是
(2)能产生C、D的生理活动是 ,C和D分别是 ,此生理活动主要在 内进行,反应式是

图是某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细菌、真菌在该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2)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考虑,该系统中消费者的数量由少到多的顺序是
(3)为保护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有人建议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杀灭蝗虫.你认为这种做法有无不妥之处?请简单简明你的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