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2月,“巴厘一揽子协定”实现了世贸组织成立18年来多边谈判的“零突破”。谈判中各方多次强调,作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基础,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无可取代。这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下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B.贸易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
C.世贸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D.自由贸易原则是世贸组织基本原则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全球环境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句农谚曾是中国北方农民千百年来生产活动的座右铭。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北半球气候带北移,如今北方冬小麦的播种时间已变成了“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反映了

A.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B.意识是人们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D.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

我国是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久的大计,也是当前的大事。为此企业应该
①扩大投资规模,提高商品质量
②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③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④加强科技开发与应用,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为应对外需锐减,拉动出口,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提高相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②提高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
③促进人民币升值④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某企业一年的总收入为1200万元,其中生产资料耗费,工人的工资和企业的利润各占,若工人的工资提高10%,则该企业少交的企业所得税为(我国所得税率为33%)

A.118.8万元 B.40万元 C.13.2万元 D.132万元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