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相关数据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明确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温暖人心、令人鼓舞。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如何实现“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强调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融合,汇成了人类文明奔流不息的长河。 各种文明都包含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共同追求。中华文明有“和为贵”、“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伟大思想。伊斯兰文明也蕴含着崇尚和平、倡导宽容的理念。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是人类社会应有的文明观。
“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伟大思想对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何启示。(10分)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采取实物展示、销售、图片展览、多媒体演示等 形式,展示全国31个省(区、市)的600余项传统艺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请结合材料,说明保护和利用好文化遗产的文化意义。(8分)

某中学博物馆里,正在举办一个题为“温情与敬意”的文化展览,学生们漫步于书香浓郁的展室,聆听着传统书画背后的故事,浸润在中华文化的温情中,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心与心的“对话”。
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中学生与艺术大师之间展开“对话”的意义。(12分)

眼下说到《赤壁》,许多媒体惯用的报道套路——先说《赤壁》,再说赤壁,借着一部投资8000万美元的大片追古溯今。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中国的历史文化第一次陷入尴尬的境地了——如果没有于丹的大白话解读,原本应该烂熟于心的《论语》还被看成“过时的玩艺儿”。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只有通过“傍大款”、“搭便车”的途径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如何才能使我国的历史文化摆脱尴尬?(10分)

(10分)[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于2011年1月4号起正式访问西班牙、德国和英国。新年伊始,中国国家领导人的首次出访就选择了欧洲作为目的地。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却显示出了中欧关系的非同寻常。这是密切中欧友好关系的重大行动,对加强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两大重要经济体加深相互理解,在高层次、多领域开展产业投资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
(1)下列对欧盟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世界最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B.世界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
C.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组织 D.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政治组织

(2)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的相关知识,谈谈中国政府为什么始终重视发展中欧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