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
材料一 图1 2008—2012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及老龄化比例
注: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进入老龄化社会。
表2 中国老龄人口医疗费用支出和部分服务需求情况
年份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0.76 |
1370 |
2010年 |
1.11 |
1530 |
2020年 |
7.0 |
2100 |
材料二 国务院提出:要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拓展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护理、家庭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金融理财等服务项目,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要加强政策指导、资金支持、市场培育和监督管理,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老龄事业发展。
(1)指出材料一中图和表的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积极发展老龄服务业的重要性。
(3)结合材料二,说明解决“老有所养”这一社会问题,政府应该如何履行其职能。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某市城乡恩格尔系数虽然逐渐减少,但该市的社会贫富差距仍然超过警戒线,呈扩大趋势,收入分配差距已经达到“高度不平等”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的“金字塔”型收入分配结构。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平,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2010年,我国有多个省市调高最低工资标准,部分省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增幅在20%以上,这牵动了社会敏感的利益链条。
(1)材料一中的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2)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3)结合材料二,简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2月—2011年2月我国CPI的变化状况
注: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材料二:2011年2月27日,温家宝强调: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给力的措施遏制物价上涨这匹“野马”。将物价上涨对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控制主副食品和蔬菜价格,确保生产供应,降低流通成本,既不“菜贵伤民”、也不“菜贱伤农”。
(1)简要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请分析CPI上涨对人们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3)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市场开放程度将出现大的飞跃,商品和资本将在更大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市场需求的变化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一个有利的机遇,同时又面临着许多挑战。
材料二:2010年5月25—27日美国商务部对华反倾销案件一览表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9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美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是一种什么行为?面对这种国际贸易环境,我国企业应如何应对?(11分)
(12分)(1)阅读表格中的经济现象,简要概括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道理。(6分)
材料二:西部大开发10年间,国家在西部交通、能源等重点工程总投资达到2.2万亿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批重点工程建设建成;中央对西部地区扶贫资金和安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助分别累计达598.1亿元和1994亿元。
(2)结合材料二,概述国家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6分)
(18分)李先生和王先生是儿时的伙伴,两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下面是他们两家的家庭消费情况。李先生有自己的公司,妻子是某企业的部门主管,女儿是一家公司的技术顾问,一家三口收入很高。他们通过一次性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别墅。在节假日,一家三口常租赁舒适的旅游车在导游的引导下观光旅游,家中一切杂务由保姆处理。王先生一家四口,他和妻子都是企业的普通员工,他们通过按揭的方式给大儿子买了一套用于结婚的商品房。而他、妻子及小儿子则住在租来的房子里,有点钱也不敢乱花,总是存起来以备后需。但在小儿子的学业方面,王先生却很舍得投入,给小儿子请家教,让他上英语辅导班。
(1)结合材料,分析李先生和王先生两家的消费水平受什么因素影响?除此之外,请说明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还有那些?(8分)
(2)请分析李先生和王先生两家的消费,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各属于什么消费类型。(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