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
|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
|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
|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
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若A2+2D-====2A-+D2,则还原性:D->A- |
| B.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碱性:R(OH)2>MOH |
| C.若X2、Y2都是气态单质,且酸性HX>HY,则非金属性X>Y |
| D.若M、N是同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M>N,则非金属性:M>N |
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
| 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
| 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 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均属化学变化 |
| B.BaSO4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
| C.由油脂得到甘油和由淀粉得到葡萄糖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
| D.葡萄糖注射液不属于胶体,其本质原因是由于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
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7∶1 | B.7∶2 | C.7∶3 | D.7∶4 |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等pH的氨水、KOH溶液、Ba(OH)2溶液中:c(NH4+)=c(K+)=c(Ba2+)
B.将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滴加到10 mL 0.1 mol·L-1盐酸中:c(Na+)>c(Cl-)>c(HCO3-)>c(CO32-)
C.向NH4HCO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pH=7:c(NH4+)+c(Na+)= c(HCO3-)+c(CO32-)
D.0.2 mol·L-1的某一元弱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2c(OH-)+c(A-)=2c(H+)+c(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