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在我们盐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一些情况:
镜头一:早晨七点,商业大厦商场门口一个广场上,遍地空饮料瓶、废报纸,这是前一天晚上在这里通过商场大屏幕户外电视收看节目的民众留下的。
镜头二:盐阜商场前建军路一红绿灯路口,红灯亮了,有的行人继续向前走。有一位女士骑车停在了地上的停车线之内,旁边一位老人说道:“过去呀,没车的,这么胆小。”当女士告诉他现在是红灯时,这位老人却说:“又没人管,那么多人都过去了,就你一人在这里,闯红灯有什么,很多人都闯!”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至少两个角度)
(2)你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给盐城市政府就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提出你的建议。
(4)现在,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我们还能为盐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做些什么?
9月20日是我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全国城乡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在互联网上,网民展开公民道德大讨论,广大干部群众为公民道德建设献计献策,形成了人人为公、人人为构建和谐社会尽责的良好氛围。借此机会,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以“提升公民道德、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举办一次主题班会。为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同学们分成了几个活动小组,现在请你积极参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1)宣传组: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评论组:运用学过的观点谈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3)调查组:调查整理身边存在的道德缺失现象。
(4)建议组: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几条合理可行的建议。
镜头一:某星级大酒店一豪华包间,十几个初中生为同学刘小丽过生日,桌上堆满了吃剩的食物。
镜头二:某贫困山区破烂不堪的教室里,因营养不良而黄肌瘦的脸庞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1)镜头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看过上述两个镜头后,你有何感受?
(3)假如你是镜头一中的一员,你打算今后如何过自己的生日?
某校九年级(2)班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以“我理解的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讨论会。下面是这次讨论会的几个环节,请你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完成如下任务。
【环节一:体验小康】
来自农村的陈改同学说:“我的家乡在偏僻的山区,那里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干饭、两顿稀饭,人均收入500元,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小康的踪影。”
来自城市的张革同学说:“现在的人民生活真富裕,我所在小区的居民的轿车几乎把小区的过道都停满了。大人们给压岁钱一份至少上百。”
(1)两位同学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环节二:解读小康】
针对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芳芳、玲玲和月月三个好朋友展开了下列激烈的讨论。
(2)请你谈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解。
【环节三:建成小康】
(3)在活动的最后,同学们纷纷畅谈自己应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做好哪些准备?
阅读习近平的两段话,回答问题。
第一段话:
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第二段话:
把全党全国凝聚在共同理想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定能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成为实现中国梦最强大的支撑。这是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使命,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无上光荣。
(1)结合第一段话,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民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状况。
(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3)从国家的角度讲,实现这一社会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什么?作为青少年,为实现这一社会理想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上海市某重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小春,体重不足40公斤,书包却足足有6公斤重。他告诉记者,自从四年级就这样了,班里用拉杆书包的占了约30%,不光是书包不轻,做作业的压力更重,“连每天的午休时间都被占用了。”
材料二:欣赏漫画《我想快乐飞翔》
(1)材料中小春和他同学的遭遇,你遇到过吗?面对如此“负重”,你的感受和反应是什么?
(2)有人认为,“减负”就是完全消除学习中的压力,让学生“轻装上阵”。这种观点对吗?
(3)结合材料二说明要让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减负”应该减什么?学生要做到“快乐飞翔”,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