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一篇名为《老外吐槽娶中国老婆的下场》的博文非常红,该文以美国丈夫的经历描述了娶中国太太的痛苦下场。其中包括“逼着孩子学习,不把自己的孩子当人”,“鸡爪子、猪耳朵等啥都敢吃”。一位中国人写了博文《谁说娶中国老婆很痛苦》对此逐条批驳。他认为,为孩子前途着想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下手“狠”但恰恰体现了奉献精神,啥都敢吃意味着会烧菜不挑食。这体现了
A.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文化素养也不同 |
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
“物以稀为贵”往往表明市场是市场,此时商品供求关系是。
A.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 B.买方市场供过于求 |
C.买方市场供不应求 | D.卖方市场供过于求 |
“去年一斤6毛,现在一斤6块,农贸市场的大葱变成了‘向钱冲(葱)’”。这句话中的6毛和6块
A.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大葱价值的货币表现 |
B.充当了商品交换的等价物,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 |
C.反映了大葱价格的波动,传递着市场的供求信息 |
D.反映了大葱的供求状况,说明大葱处于买方市场 |
据最近一份统计报告,2011年2月2日晚(即除夕夜)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用户发送的短信总数超过了9.2亿条,同比增长近20%。一条短信大约1角钱,低廉的成本使短信业务有着广阔的消费群体。这体现了
A.价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B.价廉是商家追求的目标 |
C.价值决定价格 | D.价格影响需求 |
近年来,现代都市中出现了一类富有浓厚时代气息的特殊人群——“拼族”,“拼族”中出现了各种“拼消费”,“拼消费”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现代模式的“精打细算”;“拼车”“拼饭”甚至“拼房”。“拼车”可以节约50%以上的车费,“拼饭”可以品尝几倍于自己餐费的美味。这种时尚
①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②应成为每一个消费者追求的目标
③有助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④不利于我国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A.②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①③ |
2011年12月2日,人民网报道,为避免保姆“说走就走”,上海家政业将推广保姆员工制,就是让保姆成为家政公司派驻雇主家中的员工,形成固定的聘用关系和稳定的薪酬制度。家庭雇保姆属于
A.有形商品消费 | B.生存资料消费 |
C.劳务消费 | D.精神生活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