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的和平发展:“战略的选择,郑重的承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发展之路。文化学者认为,中国选择走和平发展之路,体现了对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继承,因为                  
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友好的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民族禀性
③ 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意志强加于人
④ 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理论物理学家比利时的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国的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又称“上帝粒子”)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是“理论性发现了一种机制,有助于我们理解亚原子粒子质量的起源,最近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ATLAS和CMS实验所发现的预测中的基本粒子对其进行了确认”。这反映了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对客观事物作出反映
②只要发挥人的能动性,世上就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③物质具有主观能动性,世界上并不存在“上帝粒子”
④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存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乙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丁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A.相对主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辩证法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法、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辩证法、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

2014年11月10日,以“上善若水、同舟共济”为主题的北京APEC文艺演出气势恢宏、特色突出,向世界展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近年来文化建设成果,得到高度赞赏。如果就上述事件写一篇新闻报道,应该运用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发展民族文化,认同外来文化
②文化的民族性寓于世界性之中
③加强文化交流,展示国家的文化形象
④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年12月7日,外交部发表了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重申中国不接受、不参与该仲裁的严正立场,并从法律角度全面阐述中国关于仲裁庭没有管辖权的立场和依据。中国在主权问题上的立场说明了
①主权完整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协调国家间的利益有利于消除国际冲突
③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国家主权具有对外的独立性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太宗的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是
①要增强道路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动摇
②要在现有制度框架内,不断推进改革的深入
③要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政治保证
④要增强制度自信,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我国的根本制度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