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年来,有人提出要“以世界看得懂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熟悉并认同的逻辑去向世界说明中国”,因为“开放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有人反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西方“看得懂的方式、听得懂的语言”去向外人说明中国?难道我们不可以用中国的方式和语言展现中国?形成上述不同的认识说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6年我国部分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增量高于应缴纳的税金、社会保障金的增量,因此该年度他们的个人可支配收入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变动不确定

2006年4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消费税税目调整细则》生效。该《细则》规定 ,新增高档手表(指销售价格在10 000元(含)以上)、木制一次性筷子税目,其税率分别为20%、5%;取消护肤护发品税目。国家对消费品有选择征税的目的是
①抑制高速通货膨胀 ②合理调节消费行为 ③间接引导投资流向 ④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企业分配中,如果过分压低劳动报酬,则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终将限制企业的发展。这说明

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C.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

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
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

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消费安全。这表明

A.市场调节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B.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监管市场
C.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D.政府运用经济手段监管市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