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工程”负责人瑞士神经学家马克拉姆称,他们正在向欧盟为该工程申请拨款10亿欧元。工程预计在2023年前完成。“人脑工程”将会在治疗帕金森氏症等疑难杂症、研发新超级计算机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据此回答下题。2023年“仿真人脑”将问世说明( )
| A.规律是客观的 | B.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
|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D.自然界的客观性 |
2023年“人脑工程”研究小组将在计算机上制造一个完整人类大脑的模型——“仿真人脑”,“仿真人脑”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此有人说,“仿真人脑”也有意识,能够完全取代人。从哲学上看,这一观点( )
| A.肯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 B.否认了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 C.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 D.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
2014年3月18日凌晨英国天文学家宣布他们成功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的回声——引力波,这是在100年前由爱因斯坦预言的在宇宙中蔓延的微小的原始波动。天文学家一直在致力于探测并证实这种现象的存在,这一发现将最终补上广义相对论这项人类最伟大智慧成就之一的最后一片缺失的拼图。引力波的成功发现充分说明()
①预言的证实取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
②事物因人的认识而逐渐暴露其复杂本质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来源于实践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2013年9月15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台湾佛光山演讲时称“我很多创作灵感来自于梦境”。他认为很多源自梦境的创作灵感,结合脑海中的既有讯息,让他的创作题材浮现,于是一部部文学作品应运而生。写作灵感来源于梦境的说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
| C.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 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
在自然界中,既有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也有许多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如磁场、超声波、紫外线等。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是()
| A.都是由不可再分的物质——原子构成 |
| B.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 |
| C.只不过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 D.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
汉朝张衡已经发明了地震仪,现代的人也制造出了许多地震预警监测方面的仪器。但是远没有达到精确预测地震的目的。这是因为()
①对地震的认识受到人的认识水平的制约和限制
②对地震活动规律的探究活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地壳运动规律的暴露与展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④对地震的预测取决于地震工作者的科学素养和能力
| A.①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某中学高二某班的班级精神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认为体现了下列哪些哲学道理()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就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