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是按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氧气、碳酸钙、空气 | B.氢气、硫酸钠、水 |
C.甲烷、食盐、冰水 | D.金刚石、熟石灰、石油 |
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
A |
CO2 |
HCl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
B |
NaNO3溶液 |
Na2SO4 |
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
C |
NaCl固体 |
细沙 |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 |
D |
铜粉 |
铁粉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
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SO4→FeSO4 | B.Fe2O3→Fe |
C.CO→CaCO3 | D.Na 2CO3→NaOH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B.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
C.P点表示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均为50% |
D.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情况下,使处于Q点甲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应采取降温的方法 |
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萘胺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9:1 |
B.萘胺由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 |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属于氧化物 |
D.萘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3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小部分,其中碳元素的部分信息缺失,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对应原子的质子数为6 |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
C.该元素可以组成多种单质 |
D.该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2、+4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