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绘制出生成的CO2的质量与加入的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 |
B.A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
C.B点表示加入的盐酸与原溶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 |
D.C点的溶液的pH=7 |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和等质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分别升温到t2℃(水的蒸发忽略不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
B.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质量相同 |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
D.装有乙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增多 |
下列4个实验方案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B.用水除去CO和CO2混合气体中的CO2 |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空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 |
D.在温度不改变的情况下,向一杯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可以检验其是否饱和 |
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操作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加入过量的红磷 |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使小气球鼓起(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不可能是
选项 |
液体X |
固体Y |
A |
水 |
氢氧化钠 |
B |
水 |
硝酸铵 |
C |
过氧化氢溶液 |
二氧化锰 |
D |
稀盐酸 |
碳酸钠 |
碳化硅(SiC)俗称金刚砂。在空气中,碳化硅能与熔融的氢氧化钠发生如下反应:
SiC + 2NaOH + 2O2 Na2SiO3 + X + H2O。请推断X的化学式
A.CO2B.COC.SiO2D.Na2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