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资料并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
资料二:反一块肉分成大小相同的三块,分别在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广口瓶中,然后作如下处理和保存:
分组 |
甲 |
乙 |
丙 |
处理方法 |
灭菌 |
灭菌后接种细菌 |
不作任何处理 |
保存方法 |
无菌环境 |
无菌环境 |
自然条件 |
根据资料一回答:
(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 。
(2)蚯蚓与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 。
(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根据资料二回答:
(4)若要证明“细菌能分解有机物”,则只能选择甲组与 组进行对照实验,原因是 。
(5)甲、乙、丙三组中,牛肉块会腐烂的有 。
下图是某家族成员的关系图谱,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其中Y染色体来自 (填“1”或“2”)。
(2)若7和8是一对龙凤胎,他们属于 血亲。(填“直系”或“旁系”)
(3)4与1、2人们常说有“血缘关系”。这里“血缘”实际上指下列哪一项( )
A.遗传物质 | B.血浆 | C.血细胞 | D.血液 |
某中学对本校八年级学生及家庭成员中能卷舌和不能卷舌的遗传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
父母性状 |
被调查家庭数量 |
学生性状及数量 |
|
能卷舌 |
不能卷舌 |
|||
第一组 |
能卷舌×能卷舌 |
150 |
124 |
26 |
第二组 |
能卷舌×不能卷舌 |
102 |
50 |
52 |
第三组 |
不能卷舌×不能卷舌 |
20 |
0 |
20 |
(1)能卷舌和不能卷舌在遗传学上称为 。父母都能卷舌,在后代中出现了不能卷舌的孩子,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
(2)根据第 组数据,可以判断出 是显性性状。
(3)不能卷舌是因为他们体内缺少能卷舌基因,这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
(4)请写出第二组家庭父母中,能卷舌个体可能的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5)某学生不能卷舌,但其父母却都能卷舌。如果该父母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为能卷舌的可能是 。
(6)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可能是下图中的 。
下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如含 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
(2)丙开花以后,要经过 ,图丁中⑤和⑥是丙中的 分别发育成的。
(3)甲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乙中的根系属于 。
(4)种植菜豆时,农民把土地整得较为疏松,从有利于种子萌发的角度分析,其主要作用是 。
“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如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图中的一条食物链: ,在该食物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2)农作物的残留物、人粪尿、牲畜粪便被土壤中的 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可以被作物吸收和利用.
(3)“无废弃物农业”遵循自然界 (填“物质”或“能量”)循环的规律,在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如图为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写出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生活的三个非生物因素: .除了非生物因素外,每种生物的生活还受其他生物的影响,请写出图中与兔子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 ;与兔子为捕食关系的一种生物 .
(2)图中未画出的细菌和 ,具有 的作用,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
(3)请写出一条含有蝗虫的食物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根据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可以判断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数量最少的生物是 .
(4)在该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 通过光合作用将其固定,并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在体内.
(5)与荒漠生态系统相比,该陆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 (填“强”或“弱”),原因是该陆地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