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狗的尿液标记属于行为信息 |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都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种群繁衍同信息传递无关 |
在对某种鼠群的种群密度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 km2,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第二次捕获34只,其中有标志鼠15只,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 |
B.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88只/km2 |
C.该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km2 |
D.由于动物活动能力强,故不宜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值②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③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④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时增长速率最大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研究所对一条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如下图所示曲线,则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能反映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衰退型和① | B.增长型和② | C.衰退型和③ | D.增长型和④ |
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为0 |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K,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K/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 |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