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30多次下述循环:90-95℃模板DNA变性, 55-60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0-75℃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变性过程中被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
|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
|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
|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
实验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下列关于实验失败的原因分析中,
错误的是
| A.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油脂颗粒时,视野整体呈橙黄色是因为没有用盐酸洗去浮色 |
| B.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淀粉酶后出现红黄色沉淀,可能是因为蔗糖不纯 |
| C.用新鲜菠菜提取到的色素为淡绿色,可能是没有加入二氧化硅而导致研磨不充分 |
| D.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重叠在一起可能是解离不充分或没有压片 |
下列关于大棚种植蔬菜相关的措施及分析,正确的是
| A.施用农家肥,可提高大棚中CO2的浓度 |
| B.加大蔬菜的种植密度,可不断提高蔬菜的产量 |
| C.阴雨天适当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可明显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 |
| D.用红色塑料薄膜代替无色塑料薄膜,可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速率 |
为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选择生长在同一环境中的两种植物做了相关实验。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应的情况下,测得数据如下表。由此可推出的结论是
| 二氧化碳浓度 (μmoL﹒moL-1) |
光合速率(μmoLCO2﹒M-2﹒moL-1) |
|
| 欧洲蕨 |
石楠 |
|
| 355 |
3.74 |
5.81 |
| 539 |
6.76 |
15.62 |
A.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石楠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欧洲蕨
C.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会随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宜二氧化碳浓度是539(μmoL﹒moL-1)
右图表示某同学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改进装置,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
| 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 |
| C.实验结果应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近似圆形) |
|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橙黄色 |
下列关于植物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过程必须有氧参与,并且始终在线粒体中进行 |
| B.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产生大量的[H]和ATP |
| C.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CO2和H2O,产生少量的[H]和ATP |
| D.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产生H2O,同时产生大量的A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