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核细胞的拟核除了无核膜外,其余的核仁、染色体都与真核细胞相同 |
B.原核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是无核膜,无细胞壁,无种类多样的细胞器 |
C.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DNA分子为遗传物质 |
D.蓝藻细胞因为含有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养的原核生物 |
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了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因为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 |
B.在含R型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和DNA酶,培养基中有S型菌出现 |
C.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成功,是因为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将蛋白质与DNA分开研究 |
D.赫尔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来侵染细菌,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可能检测到放射性 |
下图是真核生物信使RNA合成过程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所示正处于解旋状态,DNA双链碱基得以暴露 |
B.图中②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
C.如果图中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
D.图中的②合成后,通过跨膜运输进入到细胞质中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
B.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
C.若个体间能进行杂交并产生子代就可以认为他们属于同一物种 |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剪取2~3mm洋葱根尖制作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则甲、乙、丙对应右图所示区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
B.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 |
C.细胞重叠、染色体未着色、细胞呈长方形且有根毛 |
D.细胞分散、染色体着色、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 |
用2 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 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某种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不可能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 |
B.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
C.BC段表明该细胞开始因失水过多而逐渐死亡 |
D.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乙二醇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