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建构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时,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
C.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
D.生态学家高斯在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时,建构了数学模型 |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丙酮酸含量增加
B.若b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酒精的含量增加
C.若c 能抑制ATP形成,则ADP的含量增加
D.若d能抑制[H]生成水,则O2的消耗量增加
图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图2表示一种质粒的结构和部分碱基序列。现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若用限制酶MspⅠ完全切割图1中DNA片段,会破坏2个磷酸二酯键
B.若图1所示DNA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替换,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后会产生3种不同的DNA片段
C.若切割图2中的质粒以便拼接目的基因D应选择限制酶 BamHⅠ和MboⅠ
D.若用上述条件构建含有目的基因D的重组质粒并成功导入细菌体内,则此细菌在添加抗生素A和B的培养基中不能存活
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在CD段 |
B.只有AB段和EG段细胞内可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
C.基因重组最可能发生在FG段 |
D.此图中既有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也有减数分裂 |
下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丙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
B.甲、乙细胞的染色体数不同,基因组成也不可能相同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后者属基因重组 |
D.甲和丙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
下图所示为甘蔗一个叶肉细胞内的系列反应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该细胞中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 |
B.过程①中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
C.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 |
D.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