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海外并购力度。2013年上半年,我国企业对外并购总额达35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4亿美元。我国企业上述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获取国外资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
B.抑制贸易保护主义,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C.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国际竞争力 |
D.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外资利用效益 |
在此次购票行为中的货币
①执行支付手段职能②是现实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观念中的货币
A.①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读下面的人民币兑美元牌价表,回答以下问题。
时间 |
美元 |
人民币 |
2012年9月10日 |
100 |
635.49 |
2013年9月6日 |
100 |
624.47 |
上述现象表明
A.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下降 | B.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上升 |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 | D.美元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下降 |
上述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的成本降低②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
③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④有利于降低中国对美投资的成本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对外交往频繁,人们同外国人做生意、出国旅游和购物都需要使用外汇。外汇是
A.用于转账结算的支付手段 | B.外国货币 |
C.用电子计算系统完成的支付手段 | D.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
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2000亿元,且这些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2次.如果国家发行纸币2000亿元。回答以下问题。此时,一元纸币相当于________货币的购买力。
A.0.5元 | B.2元 | C.4元 | D.1元 |
当上述现象发生时,会出现的经济现象是
A.纸币购买力提高 | B.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
C.商品销售困难,阻碍商品流通 | D.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