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2013年全省GDP同比增长8.5%,成为全国唯一超6万亿元的省份。但若将粤东西北看做一个整体,其人均GDP排在全国倒数第4位。
材料二   2013年,为实现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广东提出5年统筹安排财政资金672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提速推动了珠三角“腾笼换鸟”,加快了珠三角地区产业园向粤东西北地区转移,珠三角大批传统产业“脱胎换骨”,走向高端化、智能化。同时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民间投资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提高至57%;加工贸易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的大关;着力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掀起消费革命……
材料三  2014年1月5日,首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在世界客都梅州圆满落幕。本届客家文博会以“凝聚新能量,共筑客家梦”为主题,在传承优秀客家文化的基础上,举办原生态的非遗民俗展演、交响乐与客家山歌的新式“混搭”、千人迎新年篝火狂欢夜、各类名家艺术作品展等雅俗共赏,品类丰富的活动,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黄金周”,让广大群众尽享文化创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促进了客家文化与创意、科技、旅游、金融、贸易等领域的融合,提升了文化产业的内生动力,助推梅州的发展。
问题: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广东做法对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启示。
(3)结合材料三,从文化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角度,解读梅州举办客家文博会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凯恩斯提出了各种反危机的政策主张,这些政策主张成为不少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有西方学者认为,凯恩斯在致命危险威胁资本主义的世纪里巩固了这个社会,挽救了资本主义。
(1)请对西方学者的观点进行简要的评析。
(2)简述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及其对完善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借鉴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止2010年上半年,国有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
(1)结合材料,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表

以各产业增加占GDP比重计算。
材料二 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竞争的主要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强化全省的海洋意识,按照陆海统筹原则,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促进海洋三次产业、海洋经济与陆地经济发展、海洋资源开发与保护、海洋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相协调,建成海洋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的蓝色经济区。
材料二:2011年以来,山东省认真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开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并推广。实施海陆统筹发展,推进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布局优化和海洋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培育海洋优势产业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强省。
(1)山东加快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思路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2)上述材料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哲理?

材料一: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我们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十七大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战略任务,强调从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三个方面加以转变;十七届五中全会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更加注重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并做出了具体部署。
材料二: 2011年2月13日,山东省“两会”新闻发布会指出,根据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十二五期间,GDP预期达到9%,注重淡化增速观念,引导强化转型意识,突出明确效益导向,在“十二五”发展指标上,比“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要低一个百分点。同时将根据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具体调整,尤其更注重环境、社会效益。
(1)材料一中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过程体现了哪些认识论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论的角度,说明我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