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废烧碱(含少量Na2CO3、NaCl、MgCl2、CaCl2等)制Na2CO3·10H2O。
【制取流程】

【相关资料】①Na2CO3+H2O+CO2=2NaHCO3
②2NaHCO3      Na2CO3+H2O+CO2
③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2NaHCO3+BaCl2=BaCO3↓+2NaCl+ H2O+CO2
④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在不同温度下析出的晶体如下图所示:

【问题讨论】
(1)滤渣主要成分为Mg(OH)2  ,产生Mg(OH)2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Ⅰ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玻璃棒。
(3)取少量溶液B,加入BaCl2溶液,充分混合,若观察到     (填现象),则溶液B中含NaHCO3
(4)结晶后,过滤时的温度须低于     ℃。
(5)“母液”不能沿流程中虚线路径循环使用,原因是     (选填序号)。
①“母液”不含Na2CO3            ② “母液”多次循环后,NaCl含量增加
【组成确定】
(6)取少量的粗产品,加水溶解,加足量       (选取数字序号,下同),充分搅拌,再加少量        ,无沉淀,证明其中不含NaCl。
①Ag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稀硝酸
(7)兴趣小组同学取32.8g干燥粗产品,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1:Na2CO3·10H2O加热至32℃,开始分解失水,充分加热可以完全失水;
NaHCO350℃时开始分解,270℃完全分解,Na2CO3受热不分解
查阅资料2:Ba(OH)2溶液能吸收CO2,Ba(OH)2+CO2=BaCO3↓+H2O
①实验前先要       ,再装入粗产品,装置A的作用是       
②粗产品加热至270℃,据       (填装置编号及现象),可知粗产品中含       

科目 化学   题型 推断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加碘盐的检验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D_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①B→F___________,②C→B___________。

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A有毒,能与血红蛋白结合;C、D为黑色粉末,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CD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D → A
A+C→E+B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①②③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请回答: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 A + B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B + C →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D + E → F :
④ F → D + E :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X溶液显蓝色,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已知氧化铜能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请回答: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C的化学式为
(3)写出反应③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